
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鋼研)是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管理的中央企業。2006年12月,經國務院同意、國務院國資委批準、原鋼鐵研究總院(創建于1952年)更名為中國鋼研科技集團公司,冶金自動化研究設計院(創建于1973年)并入中國鋼研科技集團公司。中國鋼研是我國冶金行業最大的綜合性研究開發和高新技術產業化機構,2009年5月,經國務院國資委批準改制為國有獨資公司,設立董事會。
中國鋼研是國家首批103家創新型企業試點單位之一,是中關村科技園首批100家創新型企業之一,是我國金屬新材料研發基地、冶金行業重大關鍵與共性技術的創新基地、國家冶金分析測試技術的權威機構,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承擔了大量863、973、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重大項目和課題,在海洋、陸地、航空、航天、核技術等領域和國民經濟主要行業領域都展示了不凡的研發實力,做出了重要貢獻,創造了無愧于時代的業績。
先進鋼鐵材料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先進鋼鐵流程及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先進金屬材料涂鍍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鋼鐵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國家冶金自動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16個國家級中心和實驗室以及25個省級中心和7個產業技術創新聯盟依托中國鋼研設立。目前,中國鋼研擁有各類科技成果5000余項,包括國家級獎勵296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115項,授權專利2400余項,軟件著作權登記292項。
中國鋼研有兩院院士9人,何梁何利基金科技創新獎2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7人,全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3人,博士生導師66人,碩士生導師103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264人,政府特殊津貼299人。中國鋼研設立研究生院,擁有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5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有2個博士后流動站,3個博士后工作站。
中國鋼研以產業規?;?、工程大型化、產品國際化為目標,新材料產業、自動控制技術、工程技術和分析測試儀器等產業得到了飛速發展,自1999年從科研事業單位轉制為科技型企業以來,陸續發展了以鋼鐵研究總院(中央研究院)、冶金自動化研究設計院為主、國家級和省部級研發中心和實驗室為支撐的科研創新體系;以安泰科技【股票代碼 000969】、鋼研高納【股票代碼 300034】等為主的新材料產業;以金自天正【股票代碼 600560】、新冶集團等為主的冶金工藝工程技術研發轉化和工程承包產業;以鋼研納克【股票代碼 3000797】為主的分析測試產業;以山東稀土為主體的稀土開采、提煉、加工、應用的稀土材料產業;以大慧投資和大慧發展等為主的投資和“雙創”平臺。陸續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以及泰國、德國等建立了研發和產業基地。包括高溫合金材料、非晶材料、合金鋼材料、難熔合金材料、高品質金剛石鋸片材料、高速工具鋼材料、稀土磁性材料、高品質特殊鋼材料、冶金電氣自動化設備生產線、分析檢測儀器研發生產、等靜壓技術中心、數字化研發中心、綠色化智能化技術中心、伺服電機、儀器儀表系統等產業化項目,以及涂鍍工程技術、轉底爐技術、純凈鋼技術、藍寶石技術、三電技術、企業能源管理技術、物聯網云計算、智能機器人、大量環保和節能減排技術等,許多項目被列為國家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轉化項目。
同時,我們積極響應“一帶一路”號召,走出去,把我們的產品、技術和工程推向國外,得到越來越多的合作伙伴的認可和歡迎。
展望未來,作為公益類科技型中央企業,中國鋼研將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貫徹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轉型升級,在新的起點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早日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高新材料及科技創新企業集團,攜手各界走向美好的明天。















1952年11月鋼鐵研究總院創建,初期為“重工業部鋼鐵工業試驗所”。
1955年1月“鋼鐵工業試驗所”更名為“鋼鐵工業綜合研究所”。
1958年1月“鋼鐵工業綜合研究所”更名為“冶金工業部鋼鐵研究院”。
1964年10月我國成功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鋼鐵研究院為研制原子彈提供了合金、金屬制品、耐蝕氧化物,獲得46項科研成果。其中研制成功的乙種分離膜技術為原子彈的成功做出杰出貢獻,并于1980年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獎,1985年獲得全國發明一等獎。
1973年10月冶金工業部決定由建筑研究院、鋼鐵研究總院部分單位和北京冶金儀表廠合并組建“冶金自動化研究所”。
1979年1月“冶金工業部鋼鐵研究院”定名為“冶金工業部鋼鐵研究總院”。
1988年9月“冶金自動化研究所”更名“冶金工業部自動化研究院”。
1992年在河北涿州成立國家冶金精細品種工業性試驗基地。
1998年12月由鋼研總院控股、清華紫光等六家參股組建的“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1999年7月“冶金工業部鋼鐵研究總院”和“冶金工業部自動化研究院”由科研事業單位轉制為中央直屬大型科技企業,隸屬中共中央企業工作委員會。
2000年3月,在國家工商總局注冊成立國有企業法人“鋼鐵研究總院”,5月注冊成立國有企業法人“冶金自動化研究設計院”注冊資金分為59973萬元和10281萬元。
2000年5月鋼研總院下屬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成功上市,公開發行社會公眾股6000萬股,募集資金8.988億元。
2002年9月6日鋼鐵研究總院在人民大會堂舉辦建院50周年慶典大會。
2002年9月19日金自天正在上海證劵交易所成功上市,融資2.70億元人民幣。
2002年6月北京中關村永豐產業基地奠基。
2003年10月15日安泰科技成功并購河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05年1月“低碳鐵素體/珠光體鋼的超細晶與強韌化與控制技術”項目獲得2004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6年12月26日國務院國資委正式批復:“鋼鐵研究總院更名為中國鋼研科技集團公司,冶金自動化研究設計院并入中國鋼研科技集團公司成為其全資子企業?!?/p>
2009年3月19日國務院國資委批復中國鋼研進行董事會試點。5月12日變更注冊為“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標志著中國鋼研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工作進入了新階段。
2009年12月16日北京鋼研高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發行上市,募集資金5.86億元。
2011年8月18日中國鋼研成功并購控股組建了山東微山湖稀土有限公司。10月并購并在山東壽光成立鋼研集團稀土科技有限公司。
2012年5月28日,簽約購置天津武清產業基地。
2012年5月30日中國鋼研重組鋼鐵研究總院(中央研究院)。
2012年10月26日中國鋼研舉行成立60周年慶典大會。
2014年12月11日中國鋼研注冊資金增加到19億元。
2015年1月9日“600度超超臨界火電機組鋼管創新研制與應用”項目獲得2014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2015年8月26日中國鋼研重組鋼研稀土、微山湖礦、微山鋼研引入外部股東成立。
2015年12月28日安泰科技并購寧波市化工研究設計院。

為客戶提供材料全生命周期的解決方案。
擔當國家使命,追求為國家、行業、企業帶來真正價值的創新,通過協同創新為客戶提供材料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服務。從戰略研究、研制應用、檢測評價、認證標準、服役循環全鏈條服務國家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
客戶至上、誠實守信、開放共享、追求卓越。
客戶至上:以滿足市場和客戶的需求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與客戶協同創新,共同成長。
誠實守信:忠實于事物的本來面貌,忠實于承擔的責任義務,不欺人,不自欺,贏得支持和尊重,建設誠信陽光的企業。
開放共享:致力于攜手各方共建數字化時代生態體系,聚集要素,優勢互補,共贏共享。
追求卓越:力求將自身的優勢、資源與能力發揮到極致,創新發展,持續迭代,體現價值。
中央企業法制宣傳教育
海軍艦船鋼材料檢測中心
國家非晶微晶合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國家科技部和中科院組織的“高新技術企業”
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
國家人事部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北京特種材料技術研究開發中心
通過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
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
獲得海淀區人民政府授予“高溫合金產品”為中關村科技園區海淀園2004年度“百項表彰拳頭產品”
獲得中關村科技園區海淀園高新技術企業“信譽免檢企業”
評為“中央企業先進集體”
獲得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務院國資委授予的“中央企業先進集體稱號
獲得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務院國資委授予的“中央企業先進集體稱號”
集團公司“先進金屬材料技術創新平臺”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鋼鐵研究總院、安泰科技、金自天正榮獲“中關村20周年突出貢獻企業”稱號,才讓書記榮獲“中關村20周年
集團公司獲北京市“高新技術企業”稱號
非晶、納米晶合金帶材及制品被評為“國家自主創新產品”
集團公司獲得“全國文明單位”稱號
集團公司榮獲國資委授予的“2008年度中央企業財務決算管理先進單位”稱號
集團公司榮獲“中央企業維護穩定工作先進集體”稱號
安泰科技被評為“海淀區創新企業”
高納榮獲“中央企業先進集體”稱號
金自天正被評為“中關村優秀企業”
功能所獲“國防科技創新團隊”獎牌
安泰科技分析測試中心被授予“首都科技條件平臺新材料領域平臺單位”稱號
由自動化院和金自天正共同完成的“7500kVA 大功率IGCT交直交變頻系統”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金自天正)